香港二手書店探訪:訪Lily Bookshop & Flowbooks
我想書店的榮枯,都是由每一位讀者,由每一位跟書店相遇的人所決定的 Flowbooks 在五月底因財政問題關舖,雖一度在原址短暫重開,有書友也趁機走訪,但我就因事錯過重訪機會。十月初,新聞傳來鄧永鏘爵士(Sir David Tang)遺孀將鄧爵士過千藏書贈予Flowbooks的消息,令書店又再備受注視。期間,Flow推出更多捐款集資計劃,務求注入資金,我想書店也似乎開始重整就緒。最終書店在上環另覓新舖,同月重新開業,繼續在中上環延續書香。 冬至早了下班,晚飯約在八時,中間正好當作一段書店時光。新店位於上環皇后大道中路口交界,距地鐵站不過數分鐘之遙。站在馬路燈口旁往上觀望,已看見窗戶背後整齊排列的書架,途步一層樓梯,就到店內。 黃昏前夕五時,留連書店的讀者比想像中多。幾位年青女生、數名外籍人士,各自在遊覽書架上的中英文書,店女主人則正跟女友人聊天,但碰巧Flow老闆樹單不在。原來Flow此刻已跟Lily Bookshop(莉莉書房)合作,共用一址,所以新書店是集兩店藏書。女主人從前已跟Flow合作過,新店也有一些屬於Lily Bookshop的中文書在店內售賣。 新店所在大廈是轉角型樓宇,步入店內,就見書架沿著弧型的單位散開,密集有緻,頗有立體感,加上書店位處一樓,距路面近,配以輕柔音樂,令書房的悠閒氣氛與窗外鬧市微妙融和。面向門口的書架放著不少罕有的中文書,部份更用膠袋悉心封好。到店後不久就留意到董橋的《白描》,2004年牛津大學出版社首刷,有著現時流通版本沒有的書衣,是我第一本在新店拿起的書,一看才知是精品的價錢。想起早前獲書友M無私相贈此書,更添感激之心。其他如董橋《從前》初版、也斯《書與城市》,依達的作品等,現在已不易遇上。 眼光稍移,竟看見西西《我城》素葉初版,很是驚喜,立時愛不釋手,才發現身上現金不夠,就託女主人暫時將書留起,出店找櫃員機提款。女主人和一位男顧客提醒附近有更便捷的地方可提款,讓我不必特地折返地鐵站。事後才知那男顧客在新店遷址上貢獻不少,這就是書店的情誼吧。 動身回到店來,不知不覺讀者也多了。好奇這些中文罕本從何處收集回來,自然就跟女主人聊了起來。原來不少書都是女主人從前基於廣泛的閱讀興趣收集而來,品相不錯,說是私藏也應無誤,擁有良久過後,一方面為維持書店營運,另一方面也為流轉好書,因此標個好價待售。店內另一面的書架放著不少英文hardcover文史哲書,如The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(《劍橋世界近代史》)、Source of Chinese Tradition Vol.1 的Hardcover (漢學家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,即舊譯狄百瑞,所編的中國文化讀本)、羅素(Bertrand…